
集裝袋生產流程及環保要求是什么
來源:www.ostqhtp.cn 發布時間:2025/10/14 13:43:28
集裝袋生產需兼顧工藝流程的嚴謹性與環保要求的合規性,具體流程及要求如下:
一、集裝袋生產流程
1. 設計策劃
需求分析:根據物料特性(如密度、流動性)、運輸方式(如海運、陸運)及客戶要求,確定集裝袋的容量、尺寸、結構(如平底型、錐底型)及功能(如防潮、防靜電)。
標準遵循:嚴格執行GB/T 10454-2000《集裝袋》國家標準,確保設計滿足安全性、保管性、使用性和密封性要求。例如,基布拉伸強度需≥18N/5cm,吊帶破斷力需≥5倍額定載荷。
案例:某化工廠因未考慮物料流動性,設計錐底型噸袋時排料口直徑不足,導致卸料困難,需重新設計。
2. 原材料采購
基布材料:優先選用聚丙烯(PP)或聚乙烯(PE),確保拉伸強度、斷裂伸長率及耐候性達標。例如,PP基布需經紫外線照射500小時后強度保留率≥85%。
吊帶與縫紉線:吊帶采用高強滌綸或丙綸,破斷力≥50kN;縫紉線使用高強聚酯線,線密度≥20tex,縫制強度≥基布強度的70%。
內襯與輔料:內襯袋采用PE或LDPE膜,厚度≥0.12mm;進料口/排料口直徑≥40cm,配彈性綁帶或拉鏈。
案例:某噸袋廠因使用劣質PP基布,導致運輸中袋體脆裂,物料泄漏。
3. 生產加工
裁剪:按工藝單要求尺寸下料,長度允許偏差<1cm,斷面偏斜允許偏差<1cm,每捆數量偏差<3%。
縫制:縫線要求平直,無脫針、斷針,起針和落針時回針距離≥30mm;吊環長度需等量,搭接均勻平直;針碼密度≥8針/3cm。
熱合與涂層:PP基布熱合溫度控制在280℃~320℃,壓力0.3~0.5MPa,時間1~2秒/次;涂層厚度誤差≤±0.02mm,附著力通過百格測試。
印刷:印刷內容需包含物料名稱、毛重/凈重、生產日期及安全警示,耐摩擦性(濕摩擦≥4級,干摩擦≥5級)和耐候性(紫外線照射200小時后無褪色)達標。
案例:某噸袋廠因縫線間距過大,運輸中袋體撕裂,導致事故。
4. 檢測與包裝
物理性能檢測:基布經向/緯向拉伸強度、吊帶破斷力、跌落試驗(1m高度自由落體3次無破損)等需符合標準。
環境適應性檢測:低溫脆化(-40℃下保持24小時無脆裂)、紫外線老化(500小時照射后強度保留率≥85%)及酸堿腐蝕(5%鹽酸/氫氧化鈉溶液浸泡72小時無分解)測試通過。
安全性檢測:防靜電型表面電阻≤1×10?Ω,有毒物質(如重金屬、塑化劑)含量符合REACH法規。
包裝:成品經檢驗合格后,用紙或不透明棚布包好,存入通風處。
二、集裝袋環保要求
1. 材料環保性
減量化:在滿足功能條件下,盡量減少材料使用。例如,優化設計減少基布厚度,同時確保拉伸強度達標。
可重復利用:設計可拆卸吊帶或易清洗內襯,便于噸袋多次使用。某物流公司通過改進設計,使噸袋重復使用率提升至80%。
可回收再生:優先選用PP或PE等可回收材料,通過生產再生制品、焚燒利用熱能或堆肥化改善土壤。
無毒無害:材料中不得含有毒元素、病菌或重金屬,或將其含量控制在環保標準以下。例如,食品級噸袋需符合GB 4806.7-2016標準,塑化劑(如DEHP)含量≤0.1%。
2. 生產過程合規
廢水處理:涂層工藝廢水需經沉淀、過濾后達標排放,COD濃度≤100mg/L。
廢氣治理:熱合工序產生的VOCs需通過活性炭吸附或RTO焚燒處理,排放濃度≤60mg/m?。
固廢管理:邊角料、廢線頭等需分類回收,危險廢物(如含油廢布)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。
案例:某噸袋廠因廢氣超標被環保部門停產整頓,損失超百萬元。
一、集裝袋生產流程
1. 設計策劃
需求分析:根據物料特性(如密度、流動性)、運輸方式(如海運、陸運)及客戶要求,確定集裝袋的容量、尺寸、結構(如平底型、錐底型)及功能(如防潮、防靜電)。
標準遵循:嚴格執行GB/T 10454-2000《集裝袋》國家標準,確保設計滿足安全性、保管性、使用性和密封性要求。例如,基布拉伸強度需≥18N/5cm,吊帶破斷力需≥5倍額定載荷。
案例:某化工廠因未考慮物料流動性,設計錐底型噸袋時排料口直徑不足,導致卸料困難,需重新設計。
2. 原材料采購
基布材料:優先選用聚丙烯(PP)或聚乙烯(PE),確保拉伸強度、斷裂伸長率及耐候性達標。例如,PP基布需經紫外線照射500小時后強度保留率≥85%。
吊帶與縫紉線:吊帶采用高強滌綸或丙綸,破斷力≥50kN;縫紉線使用高強聚酯線,線密度≥20tex,縫制強度≥基布強度的70%。
內襯與輔料:內襯袋采用PE或LDPE膜,厚度≥0.12mm;進料口/排料口直徑≥40cm,配彈性綁帶或拉鏈。
案例:某噸袋廠因使用劣質PP基布,導致運輸中袋體脆裂,物料泄漏。
3. 生產加工
裁剪:按工藝單要求尺寸下料,長度允許偏差<1cm,斷面偏斜允許偏差<1cm,每捆數量偏差<3%。
縫制:縫線要求平直,無脫針、斷針,起針和落針時回針距離≥30mm;吊環長度需等量,搭接均勻平直;針碼密度≥8針/3cm。
熱合與涂層:PP基布熱合溫度控制在280℃~320℃,壓力0.3~0.5MPa,時間1~2秒/次;涂層厚度誤差≤±0.02mm,附著力通過百格測試。
印刷:印刷內容需包含物料名稱、毛重/凈重、生產日期及安全警示,耐摩擦性(濕摩擦≥4級,干摩擦≥5級)和耐候性(紫外線照射200小時后無褪色)達標。
案例:某噸袋廠因縫線間距過大,運輸中袋體撕裂,導致事故。
4. 檢測與包裝
物理性能檢測:基布經向/緯向拉伸強度、吊帶破斷力、跌落試驗(1m高度自由落體3次無破損)等需符合標準。
環境適應性檢測:低溫脆化(-40℃下保持24小時無脆裂)、紫外線老化(500小時照射后強度保留率≥85%)及酸堿腐蝕(5%鹽酸/氫氧化鈉溶液浸泡72小時無分解)測試通過。
安全性檢測:防靜電型表面電阻≤1×10?Ω,有毒物質(如重金屬、塑化劑)含量符合REACH法規。
包裝:成品經檢驗合格后,用紙或不透明棚布包好,存入通風處。
二、集裝袋環保要求
1. 材料環保性
減量化:在滿足功能條件下,盡量減少材料使用。例如,優化設計減少基布厚度,同時確保拉伸強度達標。
可重復利用:設計可拆卸吊帶或易清洗內襯,便于噸袋多次使用。某物流公司通過改進設計,使噸袋重復使用率提升至80%。
可回收再生:優先選用PP或PE等可回收材料,通過生產再生制品、焚燒利用熱能或堆肥化改善土壤。
無毒無害:材料中不得含有毒元素、病菌或重金屬,或將其含量控制在環保標準以下。例如,食品級噸袋需符合GB 4806.7-2016標準,塑化劑(如DEHP)含量≤0.1%。
2. 生產過程合規
廢水處理:涂層工藝廢水需經沉淀、過濾后達標排放,COD濃度≤100mg/L。
廢氣治理:熱合工序產生的VOCs需通過活性炭吸附或RTO焚燒處理,排放濃度≤60mg/m?。
固廢管理:邊角料、廢線頭等需分類回收,危險廢物(如含油廢布)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。
案例:某噸袋廠因廢氣超標被環保部門停產整頓,損失超百萬元。
上一條:
沒有了
下一條:
集裝袋的缺點和優點分別有哪些
推薦新聞
- 集裝袋生產流程及環保要求是什么2025-10-14
- 集裝袋的缺點和優點分別有哪些2025-10-07
- 集裝袋的印刷檢驗環節需要特別注意哪些細節2025-09-30
- 詳細介紹一下集裝袋的生產工藝2025-09-23
- 集裝袋的材料成分對其耐用性的影響是什么2025-09-16
- 集裝袋材料的選擇有哪些考慮因素2025-09-09